中心广场范文

2023-09-16 15:30

中心广场篇1

市中心广场是东莞市的新八景之一。它位于新城市中心区。

市中心广场的周围有行政中心、会议大厦、图书馆、博物馆、会展中心,还有很多高级酒店和住宅小区,这里是东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中心广场的花草,非常茂盛,有红的、有白的、有黄的、有紫的、有蓝的、有粉红的、还有浅蓝的、等等的颜色,真像个美丽的大花环。那周围的草,碧绿碧绿的,就像给花镶上了一圈朴素的花边。

中心广场内最惹人注目的音乐喷泉,那是一个长方形的喷泉,池里布满了五彩的灯饰。一到晚上,音乐喷泉的水像五颜六色的彩虹,美丽极了!喷泉一高一低有时侯像一座座小山,有时候像一帘帘瀑布,一阵阵微风吹来,夹着润润的雾云,扑面而来,真凉爽呀!

中心广场真美丽,有时间,大家一定要去中心广场呀!

中心广场篇2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西江河畔,中心广场位于我们县城的中心地带,是人们运动、娱乐的休闲场所。

走进广场的正前方,首先映入眼幕的是一排排棕榈树和大榕树。踏进广场引道,左右两边各有一个长方形的喷水池,池底铺有大大小小的鹅卵石,水池里有相互交错的水管,喷水管喷水时,喷出的水是左右对射的,我们走过去,就像穿过拱形的水帘,水珠落在水池里,发出有节奏的“沙沙沙”的声音,清脆动听极了。水池两边还有花坛和绿茵茵的草地呢!

穿过水池再往前走,就到了广场最开阔的地方——中间有大圆盘似的喷泉区,那些喷水管和彩灯都是埋在地下的,地面上只能看见一圈圈圆形排列的小孔。白天人们在这里跳舞、打太极……每当夜幕降临,喷泉区的小孔喷水时,那水柱射上空中,相互交错着,此起彼落,在彩灯的确映照下,晶莹透亮,五颜六色,像节日的礼花,洒落人间,又像一幅大彩帘,美丽极壮观极了!

围绕广场这喷泉区,有两排弧形牌坊,高大宏伟,像广场的守护神,牌坊后面有一个椭圆形的湖,湖中央有一条小桥,把湖分成两半,湖周围有很多茂密的树木,树木下有鹅卵石铺成的小路,还有石凳石桌,环境幽静,是人们打牌,下棋的休闲区。

这就是我们家乡美丽的中心广场,这里的草地、树木、喷泉,湖水,是多么惹人喜爱!我爱我家乡美丽的中心广场,更爱创造了这美丽的中心广场的家乡人民!

中心广场篇3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西江河畔,中心广场位于我们县城的中心地带,是人们运动、娱乐的休闲场所。

走进广场的正前方,首先映入眼幕的是一排排棕榈树和大榕树。踏进广场引道,左右两边各有一个长方形的喷水池,池底铺有大大小小的鹅卵石,水池里有相互交错的水管,喷水管喷水时,喷出的水是左右对射的,我们走过去,就像穿过拱形的水帘,水珠落在水池里,发出有节奏的“沙沙沙”的声音,清脆动听极了。水池两边还有花坛和绿茵茵的草地呢!

穿过水池再往前走,就到了广场最开阔的地方——中间有大圆盘似的喷泉区,那些喷水管和彩灯都是埋在地下的,地面上只能看见一圈圈圆形排列的小孔。白天人们在这里跳舞、打太极……每当夜幕降临,喷泉区的小孔喷水时,那水柱射上空中,相互交错着,此起彼落,在彩灯的确映照下,晶莹透亮,五颜六色,像节日的礼花,洒落人间,又像一幅大彩帘,美丽极壮观极了!

围绕广场这喷泉区,有两排弧形牌坊,高大宏伟,像广场的守护神,牌坊后面有一个椭圆形的湖,湖中央有一条小桥,把湖分成两半,湖周围有很多茂密的树木,树木下有鹅卵石铺成的小路,还有石凳石桌,环境幽静,是人们打牌,下棋的休闲区。

这就是我们家乡美丽的中心广场,这里的草地、树木、喷泉,湖水,是多么惹人喜爱!我爱我家乡美丽的中心广场,更爱创造了这美丽的中心广场的家乡人民!

中心广场篇4

明媚的阳光抚摸着大地,天空上是那样的纯净湛蓝,简直没有一点瑕疵。我们在这样一个晴朗明媚的上午,来到了中心广场。

从远处望着冬季的广场,广场上的人不多,老人们正在锻炼身体。瞧,那些的老人们正在练习抖空竹,大家全神贯注地练了起来。小小的空竹在老人们的手里玩得有模有样、有声有色;操场上,人们悠闲自在地放着风筝。瞧,那有一个燕子风筝,它像一个姑娘似的在空中舞蹈,婀娜多姿,风情款款。

走进广场,我仿佛又来到了儿童的天地。那边的小妹妹手里拿着一团雪白的棉花糖津津有味的吃着;那边的小女孩,再学习滑旱冰,她跌倒了又爬起来,一点也不像困难低头…。.

走上天桥,我看到的则是另一番景色。天桥东边是浮雕,高明的雕刻家,把一个个人物刻画的栩栩如生。天桥西边则是美丽如画的新湖。天桥像一条盘龙在新湖里喝水。从天桥俯视地面马路上车水马龙;有的学生匆匆忙忙地赶去上课;有的人则在悠闲地逛街,表情十分开心;有的在操场上跑步,他们争先恐后,加足马力向前冲,个个都是精力十足,挥汗如雨。

忙碌的人群,悠闲的老人还有漂亮的天桥构成了德州的一道靓丽和谐的画面!我爱你中心广场!我爱你德州!

中心广场篇5

关键词:城市广场,城市中心广场,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城市广场通常是城市居民社会生活的中心,是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城市客厅”。随着社会的进步,城市的发展,城市广场的开发和建设正迅猛地成为我国城市建设中一个热点,它的设计和管理已经引起了决策者和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今天,环境建设已经成为评价一座城市发展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城市中心广场升级改造更是城市综合实力的体现。上海、杭州等城市在城市中心广场改造方面已经取得一些成绩,这些实例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

1.从“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出发评价现代城市中心广场

广场不单单是一个纯粹的三维物质空间,而且还是一个深入到人类心理、行为、文化等方面的行为环境,是人类与环境共生的体现,既要符合人类生活环境也要满足人们心里环境需求。这两方面也就成为我们从“以人为本”的原则出发来评价现代城市广场设计的基本出发点[1]。

1.1人对广场的生理方面需求

生理需求是人的最基本需求,因此如何创造生理方面的舒适感就成为了城市广场设计中第一位考虑的因素。环境舒适程度成为了评价广场环境是否适宜的重要指标[2]。环境舒适程度越大,说明设计得越合理,为人考虑得越多,反之则相反。决定环境舒适程度的因素有阳光、温度、湿度、风、水、植物等。

这要求设计者首要把广场的地理环境研究透彻,再结合广场特点采用辅助手段顺应调节自然环境,达到广场上小环境符合并优于该地区的城市环境。如南方四季如春没有结冰期,可以采用种植高大植物和做地上水景的方法遮阳降温,北方四季分明有结冰期,则利用亭、廊之类小品和旱喷泉、人造雾设备等在炎热时候或冬季遮阳降温。

1.2人对广场的心理方面需求

人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双向关系,理想广场环境设计更要满足人们多样化的行为、心理及精神上的需求。具体体现在安全感、领域感、归属感和认同感。

安全感考虑的不仅是正常人正常环境下的生理需要,还包含为残疾人、儿童等在所有环境下的生理需求,更为人性化、全面化。领域感除兼顾到广场大小与周围建筑环境的协调外,更注重对不同组织或各类人群对广场空间的需求。归属感和认同感,简单说就是让人们对广场产生 “我们的广场”的观念,尤其是在现代城市中,快节奏的生活,使得经过一天紧张忙碌的工作后市民希望到自己回归自然、恬静、宽敞的地方获得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感受。城市中心广场就通过有特色的、富有亲切感的标志物——或用于城市历史文化的凝练,或用于城市特色的展示,使人们建立归属感和认同感[3]。

2、现代城市中心广场发展的几个方向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理、心理及精神上需求的增加与丰富,今日的城市中心广场在继承传统城市广场空间形式及其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呈现出许多顺应时代生活发展需要的新的态势,它们在阐释城市生活和塑造城市空间形象的同时,不断地给城市生活和空间增添新的色彩和活力[4]。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功能集约化

城市广场的功能不再只是单纯的政治集会场所和交通疏散空间,而是成为繁忙、快节奏都市人们进行休闲、晨练、交流的场所,是综合信息、商业交流的平台,更是城市历史精粹和特色风采展示的中心。城市中心广场因此变成了一个复杂多样的具有可塑性的环境系统,即在有限的空间内集多功能与一体。功能集约化是城市中心广场在城市中核心位置上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

2.2 空间立体化

近年来,城市用地紧张,开发地下空间,构建立体化空间成为现代化城市空间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下沉式广场、台地式广场、多层立体广场、空中广场、地下广场等多种空间形式在现代城市广场设计中都已出现。立体化广场一般结合地下商业、地下轨道交通和地下大型公共停车场进行立体开发,运用下沉式和台地式地上广场的设计形式,集交通、商业、休闲等功能于一体广场。这种广场不仅丰富城市景观,综合解决城市中心交通拥挤,提高城市运行功能,更重要是它能高效合理利用了土地资源,节约投资、能源以及城市公共设施,为我们的生活创造了更多可能与方便。

2.3 环境生态化

城市中心广场建设还要有经济建设与社会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思想。随着自然环境的恶化,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发展观正在被人们所重视。在广场中表现在原有土壤资源的保护、减少广场硬覆盖的区域和对环保节能材料的使用。

2.4 主题特色化

广场作为展现城市的场所,既包括物质形式的,又包括文化精神的。城市中心广场有的来展现城市经过历时考验积淀下来的文化遗产,也有的来展现城市对未来的期望和精神依托。这些不仅表现在广场主题雕塑和地雕石画上,更体现在具有地域特色一树一花的植物运用和具有历史文化精炼后抽象出的灯、栏杆等广场家具细节应用。西安的钟鼓楼广场、杭州的南宋御街在这方面体现十分突出。

2.5 设计整体化

城市建设是个宏观的系统的长远的综合项目,如果不做全面的把控,缺少总体性的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中心广场很难形成一个良性的、可持续性发展的城市景观。设计中首先应使广场与城市原有的肌理相吻合,以免引起冲突和浪费,如:道路、各种公共交通系统、各种城市管线等;然后要充分考虑到广场功能使用要系统化和广场综合配套应有长远考虑做好预留,以免在后期使用管理中带来局限性,如:广场雨水收集与灌溉用水的处理,地面采光井、风井和景观小品的结合等。

3.实例分析——以沈阳市府广场改造项目为例

3.1 项目概况

沈阳市府广场位于沈阳市沈河区,西侧为沈阳市政府办公楼,南侧为恒隆广场,东侧为辽宁大剧院,北侧为新华科技大厦。项目总用地面积约为6.8万平,南北长约340米,东西宽约200米。沈阳市府广场是沈阳市核心区域最大的广场,是城市政治、文化、商业中心。2010年沈阳市府广场进行了综合改造升级。(图3-1)

3.2功能划分与设计特点

3.2.1 功能集约化

沈阳市府广场项目位于沈阳市核心地段,土地资源较为稀缺,周边交通发达,文化商业氛围浓厚,同时结合城市地铁工程修建,项目建设的定位即为“综合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建设城市综合型市民广场”。沈阳市府广场项目地下部分是以商业、休闲、娱乐、交通、停车功能为主,同时兼顾人防要求的城市综合体;地上广场是集交通组织、休闲活动,聚会集散、美化绿化环境、文化传播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标志性空间。这恰恰符合城市中心广场功能集约化的发展趋势。

3.2.2空间立体化

沈阳市府广场项目共四层半,地上空间为礼仪广场和1.2米高台地广场,广场上共设透空区13处,在广场上的人们可以透过区域看到地下商业的街景;地下工程共四层,为全地下结构,总建筑面积136434平方米。地下一层为商业功能;地下二层为地铁二号线站厅层与商业功能;地下三层为地铁二号线站台层、七号线站厅层及停车场;地下四层为地铁七号线站台层及市府大路下穿路预留空间。市府广场东、西两侧设置两个过街通道,分别下穿惠工街、青年大街两条城市主干道。科学有效的立体开发利用,使传统意义的市府广场焕发活力。(图3-2)

3.2. 3“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图3-3)

a.交通组织人性化

沈阳市府广场项目的交通组织四通发达,地铁与地下商业无缝连接,通过地下商城又可以进入到周边的商业广场及写字间,通过连接商场的过街通道又可以直接穿过城市主要干路,从广场上又可以通过各种出入口和垂直电梯,直将人们送到地铁站、商场、超市、停车场等,同时充分考虑到对残疾人的关爱,空间平台和主要出入口均有无障碍设计,交通组织人性化。

b.广场上景观人性化

空间划分人性化:沈阳市府广场上是以“公园”+“广场”为设计理念,既考虑到政府礼仪集会需要——升旗广场,广场面积4700平米,还有考虑市民休闲活动需要——台地式开放型集散广场,广场面积5800平米,满足城市不同组织活动需要;同时广场上也没有忽视人的私密空间需要——在主广场周边设有2个林荫广场。(图3-4)

环境感受人性化:由于城市中心地段热岛效应较显著,中心广场应覆盖面积较大,约占广场总面积的3/5,因而广场上绿化采用带状围合的形式设计,中心广场周围采用高大乔木,将广场与外部城市主干道嘈杂环境和尾气进行隔离;在林荫广场设置树阵,增加广场上阴影区,同时设有人造喷雾设备和旱喷泉,为炎热的夏季和午后时候的广场降温、遮阳,增加广场环境舒适度。(图3-5)

3.2.4主题特色化

沈阳市府广场项目不仅重视功能的需要,更没有忽略对沈阳古都文化和环境文脉特色主体的表现。沈阳是“清文化”发祥地,是中国十大古都之一。沈阳市府广场上的十个清文化LED灯柱和中轴线上的“盛京八景”阴刻石画,正是沈阳丰厚历史文化积淀的提炼。在广场植物种植上,种植了沈阳市的市花和市树——玫瑰和油松,突出城市特色。(图3-6)

3.2.5 设计整体化

沈阳市府广场项目的设计不仅加强了有限空间内的立体交通组织,提高区域出行效率,缓解城市中心交通压力,同时梳理原有地下给水、排水、燃气、通讯、军缆等城市主管线十余条,综合考虑管线系统布局,提高土地和能源使用率,是考虑详细全面的整体设计,是符合城市中心广场发展的设计。

4.结束语

城市中心广场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紧密结合城市发展,充分考虑人的需要,采用合理的设计方法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地块位置和资源,遵循生态和社会可持续性发展原则,这是城市中心广场未来发展趋势,是符合科学发展的。同时能进行良好的政府协调和产业化管理,使广场与城市发展有机结合为一体,才能更好的满足不断变化的生活需要和社会经济需要。

参考文献:

[1]潘灿荣,探析现代城市广场的发展态势[J].南方建筑,2002(2).

[2]任彬彬,浅析影响居住空间环境舒适度的因素[J].山西建筑,2005(17).

[3]陈苹,人与广场的对话——行为心理与城市广场公共空间的设计和使用 论文,南京林业大学(2005级).

中心广场篇6

关键词:生态;整体性;文脉;参与性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2-0205-01

传统的广场是由建筑围合而成的集聚性空间,最早产生于宗教、贸易和文化等公共活动,是人们集聚的场所,用来庆祝节日、举行宗教仪式、进行比赛等活动。中国早期的广场,如天安门广场等,是一种政治集会式的广场,以硬地铺装为主,很少考虑广场的景观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中国的经济增长迅速,城市化进程也日益加快,广场作为现代城市必不可少的环节也随之同步发展起来。尤其是近几年,我国城市广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其中,城市的中心广场是城市中心区的主要空间,是城市面貌的集中体现,对城市的景观产生很大的影响。城市中心广场一般位置重要,面积较大,其景观构成较为复杂。另外,中心广场大多也是综合性广场,在进行景观设计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充分调动各种有利因素,形成一个完整统一、丰富多彩的广场景观。

以人为本是贯穿广场设计始终的宗旨性原则。做为城市的主人,广场的使用者,城市的一切都是为人服务的,广场更是如此。它是人们进行交往、集会、娱乐、休憩等活动的场所,其设计目的,就是使人们更方便、舒适地进行各种活动。景观设计一定要研究广场上人们的视觉感受、心理需要以及行为特征,创造出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广场景观,满足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阶层、不同目的等的多样化需求。

中心广场是城市的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和城市是一个有机整体,它的景观设计首先要服从城市大局,然后才是强调自己。中心广场的周围一般是城市的重要建筑、历史古迹、自然景观等,它们和中心广场形成围合关系或是借景关系,对形成广场的景观至关重要。

中心广场应具有鲜明的个性,以区别于其它广场。每个城市只有一个中心广场,它在一定程度上是城市的象征。一个有个性特色的中心广场,不仅使市民感到亲切和愉悦,而且能唤起他们强烈的自豪感和归属感,从而更加热爱他们的城市。个性的创造不是凭空得来的,它要求对城市广场的功能、地形、区位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以及在城市空间环境体系中的地位作全面的分析。

中心广场不同于城市的其它广场,它应能充分体现出城市或地区的文化传统和历史的精华,使市民在广场上能感受到文化的熏陶和历史的延续,增强市民的文化认同感。把景观设计同文脉结合起来是形成特色的重要手段,常通过两种设计手法来实现:一是把建筑空间环境整个地作为市民生活方式和社会文化模式的符号;二是从传统建筑中提取符号,传达历史信息,赞同现代建筑体量空间同传统建筑造型要素、细部片断的兼容,设置暗喻。

地形对形成广场景观影响很大,往往在广场的立意之时,就决定了广场的形式布局和特色。对这些现有地形的利用成功与否,决定着广场设计的成败。济南的中心广场利用原有的环城公园(护城河)的一段,形成广场的安静休闲区,把原有河道两岸的地形重新整治,形成曲折错落的池岸效果,原有的绿化也尽量保持不变,保持一种自然的植被形态,形成环境优雅安静的一区。青岛的五四广场充分利用其临海的优势,将大海的美景纳入到广场中来,形成其现代、清新、壮观的广场景观,上海的外滩广场也是利用地形造景的重要实例。

广场是城市空间的组成部分,它的围合是通过四周的建筑和地面来完成的,因此,建筑本身既是重要的景观要素,又是围合广场空间、形成空间景观的界面。单面有建筑时开敞性最强,如上海外滩广场,给人以开敞之感,四面有建筑时,开敞性最差,给人以安定的感觉。建筑单体的体量对形成广场的空间感影响也很大。

地面对广场的景观形成有很大作用。由于中心广场所处位置的重要性,其土地的商业价值也很高。有时,通过在广场地下做建筑的方式来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通过局部下沉使地上、地下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一方面提供了建筑的入口,另一方面,丰富了广场的景观层次。

植物景观是形成广场景观的最重要因素,也是现代城市中设置广场的重要原因。绿化在广场造景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绿化可以是背景,用来衬托建筑或小品,树的柔美曲线与建筑的刚硬有型对比,更突出建筑自身的阳刚之美。绿化是空间的柔化剂,它可以用来作为城市街道和广场空间的分割带,隔决城市的噪音与污染,也可以作为广场内部不同区域的分隔,造成既隔又透的空间渗透效果。在广场绿化造景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气候的影响和当地情况,以及不同植物的特性,灵活运用各种树种,形成丰富的绿色景观,做到处处有景、四季有景。在天气炎热、太阳辐射强的南方,广场应多种能够遮阳的乔木,辅以其它观赏树种,北方则可以用大片草坪来铺装,适当点缀其它绿化。

参考文献:

中心广场篇7

走进桂林市的“客厅”——中心广场,我的眼睛便被一幅美丽的图画吸引住了,那如诗如梦的音乐喷泉,神秘的闪现、变幻、升腾,时如节日璀璨的焰火,时如山涧轰然的瀑布。还有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在灿烂的灯光下,或流连于草坪,或漫步于花坛、或休息于长椅......

饶过美丽的音乐喷泉,我们漫步走到了广场的中央,我惊奇的发现,广场的中央是用花岗岩拼装而成

的世界地图,直径有100米,由14000多块花岗岩组成,当属世界第一大花岗岩地图,目前正在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往前看,前面是表演的大舞台。舞台两侧,各有一个面积是122平方米的大屏幕,这两个屏幕为目前国内最大的电子屏幕。广场的东部,还设置了两块天然的花岗岩碑刻,一块是中英对照的亚太环保会议的《桂林宣言》,一块是桂林的简介《桂林山水甲天下》。

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很名贵,草是从众多品种中选出的夏威夷草,树是富有南国情调的蒲葵和银海枣。

整个广场实际上分地上地下两部分,即地面上的广场和底下的“小香港”商业城及大型停车场。商业城有5个主要出入口,其中的两个是仿照法国卢浮宫

的入口做成金字塔形状,寓意桂林有两顶桂冠:国际旅游名城和历史文化名城。

广场的东边,是正阳步行街,里面有许多小玩意店和小吃店;南边是漓江瀑布大饭店,在饭店顶层有一个由人工构成的大型瀑布。当屋顶的瀑布飞泻而下时,让我想到了诗人李白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西边是商业大厦,有微笑堂,八桂大厦等。同时,还有不少有名的快餐店、餐厅,如麦当劳,肯德基,好大妈等等;北边是工人文化宫和极富文化品位的几家咖啡店。

走遍中心广场的每个角落,我心里想到:这个美丽的广场,不仅是桂林人和广大游客集会、休闲、娱乐、购物、旅游的“大客厅”,更是这座旅游名城的

中心广场篇8

仪陇县实验学校四年级二班

田蒙

各位游客:

大家好:现在我们参观的是美丽的行政中心广场。

行政中心位于新县城中心地段,是个依山傍水的地方。广场左边是碧如翡翠的嘉陵江,右边紧邻雄伟秀丽的大东山。

行政中心广场于2003年奠基开工,2005年9月低正式投入使用。

沿着宏德大道进入行政中心广场,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喷水池。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喷泉就会喷薄而出,雪白的浪花随着音乐的节奏跳着欢快的舞蹈,在灯光的照耀下,流光溢彩,璀璨无比。

从喷水池旁边上几步台阶,就来到宽阔的广场。广场的面积有5000多平方米,大约比我们校园运动场的五倍还大。地上的大理石地砖铺得整整齐齐,光亮可鉴。广场中间有四根高耸入云的灯柱。上面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展现着人们建设新县城的劳动场面:有些人在抬水泥、地砖,有的人在铺地砖,有的人在打扫清洁……所有人都干得热火朝天,汗流浃背。每根灯柱的顶上有一盏很大的射灯,夜里把广场照得如同白昼。

广场的左边是两面浮雕墙,上面刻着朱德和张思德的故事。画面精致,人物栩栩如生。朱德和张思德真是我县的骄傲啊!

穿过浮雕墙的小门就是花园。花园里一年四季鲜花盛开。看吧,春天,牡丹盛开;夏季,栀子吐蕊;秋天,桂花飘香;冬天,梅花绽放。花香四溢,让人流连忘返。

广场的右边是亭台和树阵。亭台像个害羞的小姑娘,在树阵旁边躲着。树阵可大了!由五十多个正方形花台组成。每个花台的中间有一棵高大的桂花树,像一把把撑开的绿绒大伞,为小花小草们遮风挡雨。金色的阳光透过茂密的枝叶,星星点点地洒在花坛里,给花草们穿上了一件花衣裳。

我们登上高高的台阶,抬头一看,好一个八层建筑物,耸立在通向金松园的山前,庄严而肃穆,让人看了就想登上去一览县城全景。来来往往的叔叔阿姨正在为美好的生活而忙碌着。